教育局撤閱讀津貼 教育界:沒有諮詢只有知會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9/20 17:14

最後更新: 2016/09/20 17:25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教育局停止向學校發放兩項廣泛閱讀計劃津貼,教協批評局方事前並無廣泛諮詢學校的意見,包括:教協、香港中學校長會、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、特殊學校議會、立法會教育界議員等,只向少數校長徵詢意見,猶如只是「摸底」,而且教育局於開學前突然停止向學校發放中、英文兩項「廣泛閱讀計劃津貼」,令校長、圖書館主任和前線教師措手不及。

特殊學校議會稱教育局只是在暑假期間通知主席,「沒有諮詢,只有知會。」

有小學校長原訂用8,000多元買中、英文新書,惟現在要取消,又形容教育局最近向學校發出的通函「好鬼馬」,連著5份附錄但沒有印刷出來,「偷偷摸摸。」

不少圖書館主任亦關注情況,有主任批評教育局在削減津貼前沒有諮詢學校,也沒有發出正式文件,「做法非常鬼祟」,亦有人擔心減少低收入家庭在學校閱書的機會和語文能力的培養。

教協亦認為教育局發出錯誤訊息,令市民懷疑閱讀不再是教育局關注的項目,做法不能接受,當年教改4個關鍵項目中,「從閱讀中學習」是其中之一,如今教育局突然削減閱讀津貼是與教改背道而馳。

【延伸閱讀】吳克儉:閱讀津貼推行廿多年 政府有責任理順資源

【延伸閱讀】葉建源要求交代撤津貼 吳克儉10日不回

教育局於8月向學校發出更新的「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」運用指引,於附註中列出自16/17學年起,教育局將停止向學校發放兩項廣泛閱讀計劃津貼,學校將失去8,298至34,468元不等的資助金額。該兩項「廣泛閱讀計劃」津貼自1997年起開始向各資助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發放,供學校作購置圖書、期刊及多媒體閱讀材料之用。